央廣網成都12月3日消息(記者劉濤)2013年11月5日,由CFDA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主辦的第25屆全國醫藥經濟信息發布會,在廣州開幕。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藥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桑國衛出席并作主題報告,并提出了"民族大型醫藥企業需要明確的戰略定位"這一方向性的問題。
"我們要完成從醫藥企業向以醫藥為主的健康企業的轉變。"桑國衛表示,這一點得到了四川好醫生藥業集團董事長耿福能的認同--他同時也是該發布會上的"2013中國醫藥經濟年度人物"。
《人民日報》今年9月撰文指出,發展大健康產業,就是轉變傳統醫療產業發展模式,即從單一救治模式轉向"防-治-養"一體化防治模式。為此,除了應繼續發展以醫療器械為主、以藥品為主的醫療醫藥工業,還應加快發展以保健食品、藥妝、功能性日用品等為主的保健品產業,以個性化健康檢測評估、咨詢服務、疾病康復等為主的健康管理服務產業--毋容置疑的是,這對于中國藥企來講,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進軍"大健康產業"
11月17日,好醫生召開紅蕎茶新品上市發布會。
苦蕎茶以"實腸胃,益力氣,續精神,利耳目,煉五臟之渣穢"的功效聞名遐邇,好醫生以大涼山布拖縣天然優質黑苦蕎麥為原料,采用紅曲專利發酵技術,以紫紅曲霉為主的酵素茶,實現了紅曲與黑苦蕎功效的疊加與提升。該產品是好醫生與西南交大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發酵專家李學如教授團隊合作,歷時3年才研發成功。
"在注重健康的理念下,保護心腦血管飲品已成為國內保健食品重要研發方向。"耿福能表示,"這正是我們開發這款產品的市場契機。"對好醫生來說,從醫藥企業到健康企業,產品上的轉型是第一步。
2009年,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新醫改方案)提出,在建立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方面,要"建立健全疾病預防控制、健康教育、婦幼保健、精神衛生等專業公共衛生服務網絡","加強健康促進與教育。醫療衛生機構及機關、學校、社區、企業等要大力開展健康教育,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醫改指導方針的制定促進了中國"大健康"產業的快速成熟,越來越多的制藥企業已將觸角逐漸深入到疾病預防、養生保健、護膚美容等"大健康"領域。
同時,這也是一種"突圍"之舉。目前中國藥物研發成本與日俱增,研發難度和上市周期在不斷擴大;在原材料成本快速上升的大環境下,醫藥行業飽受基本藥物制度、招標采購和藥品價格管理等多方面因素困擾,處方藥的競爭日益加劇。在全球產業結構調整、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形勢下,藥企向"大健康"領域延伸,發展新業務,拓展新市場,成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需求結構、提升消費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質量的重要著力點。
這個市場有多大?"國發(2013)40號"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中國健康服務業總規模將達到8萬億元。事實上,大健康產業的掘金潮也已經開始:云南白藥推出了云南白藥牙膏,同仁堂推出了同仁本草系列化妝品和立字號產品,片仔癀也推出了"皇后牌"與"片仔癀"化妝品品牌,以及片仔癀牙膏·····
"我們對自己的產品有信心。"耿福能表示,好醫生必定會在這波大潮中乘風而起--這種信心,源自好醫生對中醫產品的理解。
質量保證:"第一車間"
中國古人在幾千年前就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闡明了"治未病"的重要性。《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有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治未病"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未病先防;一是已病防變。其對養生保健、防病治病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數千年來一直有效地指導了中醫學的防治實踐,也與大健康的精髓"不謀而合"。
"生命中出現的問題一定要用有生命的物質才能更好的解決"也是他的理念之一。耿福能表示,他一直是堅定的中藥推崇者。
事實上,中藥衍生品進軍"大健康"產業具有天然的優越性。中醫講究"藥食同源",在完善的研發體系和質量控制下,中藥企業從藥品到食品的跨越幾乎不存在技術壁壘,且可以從草本或動物體中提取有益成分,放大中藥衍生品在日化品、保健品或其他市場上的發展空間--但有一個問題,仍然橫亙在中藥市場的面前。
盡管中國是是世界上應用天然藥物最多、最久的國家,中醫也有幾千年歷史,但就中藥的有效與安全性的爭論從未停止,今年5月同仁堂就兩次被爆重金屬含量超標,中藥可靠性再次成為人們引發人們一律。另一方面,中藥的出口也一直遭到境外禁止。
"藥品最重要的屬性是安全、療效確切、質量穩定可控。"耿福能表示,這是藥企、也是參與大健康產業所有企業的底線。
對此,耿福能認為建立"第一車間"即藥材種植基地,是解決中藥質量問題的真正有效措施。他認為目前中藥材因來源、生長環境不明,產地不清,采收方法沒有標準,炮制章法各異,質量無法得到保障。因此建立符合GAP(良好農業規范)的種植基地,能從源頭上保證中藥材的穩定。
據了解,好醫生藥業集團選中最高海拔為3891米的涼山布拖作為附子種植基地,并采取"公司+農戶+科研單位+基地"的連動經營模式,開展規范種植、品種選育、精細管理等措施。同時依托科研單位和專家力量,聘請外地有種植經驗的藥農,對布拖種植戶從種植、施肥到培育全過程進行全面系統指導,從種植的各個環節控制附子質量。
附子作為有一定毒性的植物,炮制過程非常重要。因此,好醫生集團遵循"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省物力"的原則,采用人工切片以避免其機械去皮不徹底。同時將傳統附子加工工藝中的不易控制的蒸煮環節改為高壓蒸制,從而避免了傳統工藝中有效成分流失嚴重、加熱不均勻、有毒成分水解不完全等弊端。正是在嚴格的質量控制下,該附子種植基地是全國最大的GAP附子種植基地,并建立了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附子加工廠,成為了行業標桿。
目前好醫生擁有符合GAP標準的美洲大蠊、附子、大黃、半夏等中藥材種養基地4個,并贏得了"標準化、系統化、嚴謹、嚴格"的業界聲譽。為控制原輔料的質量,好醫生通過制定高于國家標準的內控質量標準;通過考察和驗證,確定出合格的供應商名單;再按年度與供應商協商簽訂"質量保證協議";對主要大宗原料進行現場審計和考察;對每批購進的原輔料進行全檢,合格后才投入使用等一系列措施。此外,在生產過程中,不僅對原輔料進行全檢,并且按高于國家標準的成品質量標準全檢每批成品。
目前,醫藥行業雖然面臨著隨著醫療改革的繼續深化所帶來的政策風險,但在國家積極鼓勵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生物醫藥產業有望成為中國國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以及"治未病"的大健康產業興起的利好背景下,堅定追尋中醫藥產品現代化的好醫生集團,具有令人期待的前景。
來源:央廣網http://sc.cnr.cn/jinrong/licai/201312/t20131203_51430289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