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6日電(鄭瑋、袁泳、鐘思思)醫藥產業,事關民生、牽動民心。醫藥產業的發展,必須建立在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基礎之上。圍繞這一領域的問題,新華網記者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四川好醫生藥業集團董事長耿福能。
新華網:我們經常會看到有百姓反映現在醫藥價格是偏高的,對此您怎么看?作為一名醫藥企業的經營者,您對于價格調整有何建議?
耿福能:我們來剖析一下這個問題,醫和藥其實應該分開來看,我們國家的醫和藥的價格并不算高,很多常規藥物和醫療費用比一些發達國家要低。問題在于醫保體系還不夠完善,政府層面出的錢稍微少了些,商業保險、慈善行為并沒有跟上。老百姓的負擔相對重了,自然就感覺價格高了。
作為一名醫藥行業的人大代表、醫藥企業經營者,經市場調研,我發現近年來醫藥行業原料藥壟斷現象比較嚴重,這也是造成藥品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之一。壟斷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部分原料藥生產企業及經營企業,利用《藥品管理法》及相關法規定“對實行批準文號管理的原料藥,生產其制劑必須釆用有批準文號的原料藥”,利用手中掌握的批準文號資源,釆取提高原料藥價格,或不外賣原料(僅供自己生產),造成市場制劑藥品價格虛高或老百姓無法買到這些救命藥。二是部分不應按批準文號管理而發了批準文號的中藥提取物。
對此,我的建議是:完善和落實《反壟斷法》,制定《反暴利法》;立即清理及取消對中藥(天然藥物)提取物的批準文號;對部分原料藥施行價格干預(如:政府定價)及量產任務;設置鼓勵原料藥注冊準入制度。
新華網:這次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到要加快培養兒科醫生,對此您怎么看?
耿福能:兒科醫生要專門培養,不是所有醫生都可以做兒科醫生。成年人看病會講述自己的感受,兒童則不能準確地表達出來。實施正確診療,對兒科醫生的專業水平要求更高。此外,近些年醫療市場醫患關系緊張,特別是我們都很心疼自己的小孩,一旦發生不好的事情,兒科醫生首先遭殃,這就導致很多醫生不愿意從事這一專業。
我建議國家應該在這方面有政策導向和傾斜,提高兒科醫生的報酬待遇和社會待遇,鼓勵年輕人喜歡醫學、喜歡兒科、報考醫科學院,這樣人才就會慢慢回流到這個行業。
新華網:《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今年要完成1000萬以上農村貧困人口脫貧任務。涼山州是四川省脫貧任務最重的地區之一,您作為涼山人,對于脫貧攻堅工作有什么看法?
耿福能: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大面積、大規模的貧困地區已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多元化的、分散的貧困對象。所以,現階段的扶貧工作必須在總結過去扶貧模式與成效的基礎上,針對貧困地區的實際情況,從以往的“授人以魚”的扶貧方式向“授人以漁”的扶貧方式全面發展,實現貧困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我認為當前的產業扶貧要有效地將產業扶貧與市場需求、當地實際情況相結合,政府應支持并鼓勵企業參與產業扶貧項目,從政策、稅收、融資成本等方面給予參與產業扶貧項目的企業實際支持。邊遠地區是中藥種植的最佳環境,因為沒有受到任何污染,所以我們在涼山開設了幾個工廠,不僅為當地居民解決了部分就業問題,同時也使當地老百姓在原有種土豆、蕎麥的基礎上增加了好幾倍的收益。我認為這樣的案例是可以復制的,我們正在把這個模式推到越西,推到冕寧,推到云南。
未來的發展贏在資源上,解決連片貧困的問題也應該在資源分配上。拿涼山州來說,涼山是大山大水大資源,涼山的水電資源富集程度可以說是富甲天下,如果充分開發,可以帶來百億元的稅收收入。所以我認為要以法律制度的形式,明確資源所在地的邊遠貧困地區原住居民,享有一定的資源開發收益權,確保資源所在原住居民的合法權益。
來源:新華網http://www.sc.xinhuanet.com/topic/2016qglh/ft/ft_gfn.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