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
【員工分享】打破慣性思維 敢于創新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
發布日期:2021-06-10 |
作者:myfox |
分享:
|
《大學》中有:“事有本末,物有終始。”歸根結底還是思想決定行為,之所以有習慣,是因為養成了慣性思維。
所謂慣性思維,是指思維定勢或習慣性思維,指人們在考慮研究問題時,用固定的模式或思路去進行思考與分析,或者是習慣性地因循以前的思路思考問題,從而解決問題的傾向。
通俗點講,慣性思維實質上是人們在長期的工作、生活中,通過總結平時的經驗而產生的一些固定的思維模式。思維定勢具有省區摸索、試探的步驟,從而提高辦事效率的優點,對問題解決也有消極的一面,它容易使人們產生思想上的防御性,養成一種呆板、機械、千篇一律的處事習慣,對人的思維產生了許多教條式的束縛,讓人循規蹈矩,按部就班,不敢越雷池半步。在企業經營和市場營銷中,有時最怕的就是慣性思維,只看到人家怎么干的、前人怎么做的、政策允許的、行業的游戲規則等等,迷失在自己的慣用套路和行業人的慣性招數上,跟著人家的套路走或許也可以成長,照搬人家的做法也可以生存,但想讓企業快速成長和突破,乃至做大做強就得創新,必須打破慣性思維。
一根小柱子,一截細鏈子,緣何能拴住千斤重的大象?原來,大象在幼年時被馴象人用鐵鏈綁在柱子上,小象無論如何掙扎都無法擺脫。隨著時間的推移,小象逐漸把順從當作習慣,雖然長大后可以輕而易舉地掙脫束縛,但它早已失去了挑戰自我、擁抱自然的意愿。可以說,拴住大象的并不是鐵鏈,而是大象的慣性思維所使然。
思路決定出路。我們要跳出慣性思維的陷阱,就要發展全面思維,不能依賴過去的經驗,也不能照搬照抄別家公司的成功做法,也不能依賴他人,要從集體思考中跳出來,培養自身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創新的思考去突破慣性。
恩格斯說:“思維著的精神是人類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今天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富有變化。每一天都有無數的新鮮事物被創造出來,環境也在時刻發生著變化。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也不再有絕對正確的理論,很多過去行之有效的常識早就被顛覆,全新的規則正在被創造出來。要準確地認知與適應這個新的世界,不再再固守頭腦中的那些不合時宜的思維定勢。慣性思維是創新思維的天敵,但并不是不可破除的魔咒。
敢于突破慣性思維,是著名畫家勃朗寧成功的法寶。有人評價他:“他出生,他畫畫,他死去。”在畫價大漲之時,人們紛紛出手賣畫,而勃朗寧卻突破慣性思維,拒絕在此時賣畫。他選擇潛心創作,不理世事紛擾,當漫畫風浪平息時,勃朗寧的畫價卻大漲,與此同時,他在畫技上也取得了登峰造極的成就,令人矚目。正是因為勃朗寧敢于突破慣性思維,才取得巨大的成就。
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資治通鑒》的編撰者司馬光,他小時候的一個故事相信婦孺皆知——司馬光砸缸。說那天他和幾個小伙伴玩耍,突然一個小孩掉進水缸里并大聲呼救著,眼看著小孩將要被水淹死。這時,他的同伴們都是急忙去找父母親、成年人幫忙,而司馬光則打破常規,很淡定的舉起石頭將水缸砸破,水流完后小孩也順利脫險。司馬光的小伙伴們之所以沒有迅速想出應對措施,正是由于他們的思想被禁錮在慣性思維里,費了勁,但于事無補。
思維是精神世界中最瑰麗的花朵。左右一個人成功的最關鍵因素不是智商,而是思維模式,思維和觀念才是控制成功的核心密碼。為了告誡世人不要忘卻思維的重要性,著名德國哲學家伊曼努爾·康德生前給自己寫下了這樣一句碑文:“重要的不是給予思想,而是給予思維。”而我要說的是:敢于打破慣性思維之門的人才勇于開啟創新之窗。只有不被思維鎖住靈魂的人才能在不斷創新中獲得新生。(紅河佳能達 王棟良)
相關新聞
2019-01-04
【員工分享】《小的力量》第三章分享:讓小說話
2024-05-27
【員工分享】你要寫夏天,就不能只寫夏天
2015-01-14
要有對精細的執著!
2021-09-30
【員工分享】第八期蒲公英培訓分享
2013-08-16
《我要結果》讀后感
2019-10-14
【員工分享】遵義“轉折之城、會議之都”培訓有感